九拍亚马逊(亚马逊卖家论坛官方)
19
2024 / 03 / 10
相信很多跨境卖家们在亚马逊开店,都会遇到跟卖者?产品被跟卖了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且listing编辑权和购物车都有可能被抢的风险。如果遇到恶意跟卖?可能导致产品购物车被抢走,产品listing被改得面目全非等,这些都是在亚马逊上被跟卖后可能遇到的情况,而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卖家讨厌跟卖的原因。然而,跟卖是亚马逊的一个主要平台的特色功能。为了给买家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平台采用的是同款商品共用listing的展示模式,但对卖家来说根本不想看到产品被跟卖。那么当我们的产品被跟卖了该怎么办呢?
1、 申请商标、做好亚马逊品牌注册
预防违规跟卖,保护销量和品牌声誉的第一步,就是拥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共有三种主要类型:商标、版权和专利,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对应知识产权保护。
当拥有了商标(R标或TM标)后,需要尽快进行亚马逊品牌注册(品牌备案),以便利用亚马逊提供的品牌保护工具,维护自身权益。
2、亚马逊透明计划和零计划
有透明计划和零计划两种,都是亚马逊推出的防假货计划,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作用生效时间点不同,前者是防止跟卖,后者是赶走跟卖。
透明计划(Transparency Program)
防跟卖原理:已注册透明计划的卖家产品,亚马逊会提供唯一的二维码,卖家将代码贴在商品包装上,商品入仓时,亚马逊识别代码,确认为正品后才可入仓。FBA跟卖者无法得到代码,货物无法进入亚马逊仓库销售,自发货跟卖时也会被要求提供代码认证。
目的是向品牌提供主动的防伪保护,使消费者可以验证产品真伪,给消费者提供透明的商品信息
入驻要求:、首先必须是Brand owner(品牌所有者),成功进行品牌备案2.0,就是在亚马逊上品牌备案成功的商标要求是R标。费用:0.05美元/个
跟卖要求: 注册透明计划后也是可以被跟卖的,但是如果跟卖的话需要至少提交20个防伪标签码,这样的话除非是我们自身允许的情况下,不会再被被人进行跟卖。
零计划(Amazon Project Zero)
零计划的好处是卖家品牌商以后在亚马逊上看到有疑似假冒伪劣产品的Listing就可以直接删除,不需要亚马逊的审核,这个计划也是旨再推动将山寨侵权产品全面清除归零,所以叫做“零计划”。
但是目前零计划是邀请制的,所以我们可以先选择透明计划进行赶跟卖。
3、发警告信
没有品牌存案的话,第一反应便是发警告信,用卖家账户先发,当然这个简直没有用的。但是假如你有几个买家账户,然后一起发警告信,胆怯的就有或许走,警告信的内容差不多便是写我们要做TEST BUY了之类的警告信!
4、举报违规
当你完成了亚马逊品牌注册,并且找到违规跟卖者,就可以使用举报违规行为工具 (Report a Violation),积极举报跟卖。
通过该工具搜索、举报潜在的侵权行为,甚至可以授权知识产权所有人及其代理人,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通知亚马逊,包括商标、版权和专利三种类型的侵权行为。
跟卖,是亚马逊平台上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也是很多卖家挥之不去的梦魇。
只要是继续在亚马逊平台讨生活,跟卖与反跟卖就一定会作为一个长久的话题持续下去。
跟卖既然如此遭人唾弃,那么亚马逊平台为何不从源头上禁止跟卖行为?
其实亚马逊设置跟卖功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方便顾客、让利顾客、鼓励卖家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
但是,一些无良的卖家却利用了这一点,来进行令人唾弃的假货跟卖、恶意跟卖、低价跟卖等行为,有时候实在是让很多卖家欲哭无泪。
那么,当我们遭遇恶意跟卖的时候,又有什么样的反击措施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自己的listing呢?
今天Mike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效的反跟卖方式,我们团队实测几十次,成功率目前100%。
分享之前首先要强调一下,平台上所有的反跟卖打法基本都是以商标注册和品牌备案作为基础的,没有注册商标的卖家,还是先移步,先去注册一个商标再回来。
1.进入到知识产权侵权举报的界面
界面的网址为:(https://www.amazon.com/report/infringement),这个网址今后用到的次数会很多,建议大家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进入到侵权信息填写页面
第一项,选择“Rights owner”(权利所有人)。
第二项,选择中间的“Tragemark concerns”。
第三项,选择中间的“A product or its packaging has my trademark on it ”(跟卖者的产品或包装上有我的注册商标)
3.继续往下,是自己的商标信息填写界面,按照自己商标的实际信息填写。
4.下一步,亚马逊会询问你是否购买了跟卖者的产品,如果你进行了Testbuy,可以将订单信息进行录入,如果你并没有进行Testbuy,也没有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略过。
5.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到了跟卖者SKU选择的时候。先将跟卖产品的listing网址或Asin输入到栏目中,点击搜索,下面会出现这个listing的详细情况。
注意:一定要选择后面的“specific seller”(特定卖家),否则整条listing都会被亚马逊下架,你自己的产品也会被直接删除。
6.然后,填写你的个人信息,注意,这里的信息是填写给亚马逊官方看的,所以信息要真实有效。
7.填完信息之后还有一个信息要进行填写,那就是填写给第三方卖家看的,也就是填写给你的跟卖者看的,这条信息上的名称和邮箱会出现在亚马逊发给侵权者的邮件中,卖家可以填写自己的其他邮箱,以防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全部信息填写完毕,直接提交即可。
如果你的商标真实有效且投诉方法正确,一般在3个小时左右,当你再次查看你产品的Listing时,你会惊奇的发现所有的跟卖者都已经不知所踪。
被跟卖困扰的小伙伴,赶紧去试一下吧~
注意:亚马逊平台赶跟卖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进行testbuy,从售卖假货的方向进行投诉;你也可以从知识产权的方面下手,进行侵权投诉。
总之,当你遇到跟卖时,先不要慌张,盘点一下自己手里的资源情况,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做出适用于自己的反击方式。
只要你用心发掘,总能找到一款适合你的赶跟卖方法。
更多亚马逊干货文章:
一个合伙做亚马逊的悲惨故事
这个法宝,可投诉亚马逊上80%的卖家
亚马逊高利润产品有哪些?
倒闭!深圳跨境公司老板秒变‘打工人’
绝了!亚马逊新出的牛逼listing
内卷之下,亚马逊卖家要快速成长
别做这样的亚马逊运营!
实锤!部分卖家销量会暴跌90%
作为一名亚马逊卖家,一提起跟卖,简直是深恶痛绝、咬牙切齿,那无数个为了赶跟卖而挑灯夜战的场景立刻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就像是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一夜之间被人拐跑,用撕心裂肺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但是有时候存在即是合理,跟卖行为被这么多卖家所唾弃,甚至很多卖家联名上书亚马逊总部要求取消跟卖功能,但是并未取得任何成果。首富Jeff只会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跟卖对正当经营的卖家来讲确实是个很扯淡的政策,但是对于首富jeff来说,跟卖政策却可能是他之所以能成为首富的工具之一。那么为什么跟卖政策不被亚马逊所禁止呢?
一、何为跟卖?
跟卖,就是上传新产品时不是自己创建新的listing,而是通过目标产品的product name、UPC码、EAN码或是ASIN码,搜索出该目标产品,然后点击“sell yours”,通过这种方式将产品挂在别人业已存在的listing的下面进行售卖,可以说是一种坐享其成的销售方式。
进入时间稍久一点的老卖家都清楚,将一条listing打造成爆款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但是经过你日积月累的努力,该条listing刚刚步入正轨,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直接低价跟卖你的listing,一般的跟卖者可能还只是以同样的价格挂在你的下面,大家长时间相安无事,但是有一些过于无耻的跟卖者,他会直接调低几分钱来抢夺你的购物车(Buybox),更有甚者会直接使用跟买软件进行自动调价,你每次调价不到半分钟,跟卖立即行动再次抢夺购物车,几个回合下来,可谓是身心俱疲。
还有一些早期注册了VC账号的卖家,除了跟卖你的listing之外,还会肆意的利用VC账号自带的高级权限去修改你的listing,将其改为不相关类目或成人类目,直接将该listing置于死地。可以说,没被跟卖过的卖家,等于没做过亚马逊。那么既然跟卖如此猖狂且不得人心,为什么亚马逊不采取行动呢,为什么姐夫哥会眼睁睁看着这类恶劣事件层出不穷呢?
二、跟卖的原理
跟卖,其实就是一种共享界面的行为。有些卖家在想,为什么我辛辛苦苦打造的listing,跟卖就可以轻易过来进行侵占?但是这种思维是不全面的,我们在卖家后台建立了一条崭新的listing,我们上传产品、发FBA、刊登照片,等这一系列的操作完成之后,这条listing的所有权其实已经不属于我们了,它已经属于亚马逊平台所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修改listing会修改不了,要向客服申请修改的原因之一。我们所拥有的,仅仅是这个SKU的所有权,只有你上传的那几个SKU是你的,如果跟卖过来骚扰,那么亚马逊的A9算法会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选择哪个SKU会取得buybox,一般是低价的sku会优选获得BUYBOX,但是也有例外。明白了跟卖的原理,是不是对跟卖有了一点点的理解呢?别着急,且听我继续分解。
三、跟卖的好处
1、对于卖家而言
实事求是的讲,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卖家,早年都是从跟卖开始做起的,在那个野蛮生长、遍地黄金的年代,他们跟卖品牌,跟卖仿牌,甚至有些跟卖之后发空包裹过去,赚一波快钱立刻闪人。可以说那些人都早已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现在的别墅宝马都要感谢跟卖这个功能。但是对那些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店铺、打造品牌的卖家来讲,跟卖功能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跟卖对他们而言是挥之不去的梦魇。还记得当年那篇阅览量几十万的文章《一位亚马逊卖家深夜血泪控诉史:被VC这条巨蟒盯上后,我被夺食、踩踏、射杀的5个月》吗,我想任何一个卖家如果换做是文章的当事人,也只能默默忍受这种无耻甚至是屈辱的行为,因为在亚马逊的terms of service条款中,跟卖本来就是被允许的,只是这种行为是被某些中国卖家玩坏了,所以才变了质。
2、对于买家而言
跟卖对买家而言无疑是有利的,姐夫发明跟卖功能的初衷无非也是鼓励同一品牌下的各个经销商之间进行让利比赛,谁的价格低谁就赢得购物车,以此来降低亚马逊上的产品价格,来让利于消费者,增加网站的购物黏性。所以对买家来讲,跟卖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可以提升服务质量,因为有竞争才有进步,各个卖家才会争相去降低价格、提升质量。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跟卖功能可以合并类似的产品页面,让买家在搜索产品时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在淘宝购物时都有这种感觉,搜出的产品很多都是完全相同的,但是这种情形在亚马逊就相对少一点,很多的产品都在共用一个listing,从而节约了顾客的挑选时间,提升了购物的体验感。
3、对于首富jeff而言
jeff成为世界首富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这里面我想中国卖家的贡献无疑是超级巨大的,据说如果没有我们中国卖家每年天量级别的刷单贡献,jeff要想坐上首富宝座估计还要再等上几年。jeff一手设计的跟卖制度,到底有没有解药,答案是有,那就是亚马逊独家计划(Amazon Exclusives)和亚马逊透明计划(Amazon Transparency),但是这两项都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的,所以说对jeff来说,跟卖是存在有巨大利益的。
(1)亚马逊独家计划(Amazon Exclusives),是亚马逊推出的一项旨在帮助有独特选品的卖家在亚马逊上发展自己的品牌的项目,但是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关注点都放在了防止跟卖的功能上。加入亚马逊独家计划后,你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杜绝跟卖了,有人企图跟卖你时,亚马逊会提示该产品有跟卖限制,从而使潜在跟卖者无法跟卖。这个功能可不是免费的,你要多交5%的佣金,这5%保护费交到姐夫手里,他势必会保障你listing的安全。
(2)亚马逊透明计划(Amazon Transparency),是亚马逊于2015年开启的一项服务,旨在维护品牌的形象,树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心。一旦卖家的商品加入到这个计划中,这个ASIN的每一个商品都需要贴上一个唯一的二维码标签,该二维码具有独特性,买家可以通过相应的APP扫描来验证商品。这个二维码也不是免费的,一次性购买数量如果小于100万个,则需要0.05美元/个。
不过这个功能最为鸡肋的地方在于可以防止跟卖,但是对于部分VC账号的跟卖,无法进行有效遏制,这也是透明计划被卖家诟病最多的地方。
所以,站在亚马逊的立场来说,跟卖这个功能的好处是远远多于坏处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跟卖能常年不被取消的原因,虽说每年都有传言说亚马逊可能会取消跟卖功能,但是最后都被证明仅仅是传言而已。
作为一名亚马逊资深老鸟,我认为跟卖功能不会被禁止,但亚马逊肯定会逐步对跟卖行为进行规范,所以想进入亚马逊的朋友,还是要秉持产品为王的思想、树立起品牌意识、努力去打造精品listing,彻底杜绝赚快钱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运营工作。
你要相信,只要你努力,未来即可期。
一、何为跟卖?
跟卖,就是上传新产品时不是自己创建新的listing,而是通过目标产品的product name、UPC码、EAN码或是ASIN码,搜索出该目标产品,然后点击“sell yours”,通过这种方式将产品挂在别人业已存在的listing的下面进行售卖,可以说是一种坐享其成的销售方式。
进入时间稍久一点的老卖家都清楚,将一条listing打造成爆款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但是经过你日积月累的努力,该条listing刚刚步入正轨,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直接低价跟卖你的listing,一般的跟卖者可能还只是以同样的价格挂在你的下面,大家长时间相安无事,但是有一些过于无耻的跟卖者,他会直接调低几分钱来抢夺你的购物车(Buybox),更有甚者会直接使用跟买软件进行自动调价,你每次调价不到半分钟,跟卖立即行动再次抢夺购物车,几个回合下来,可谓是身心俱疲。
还有一些早期注册了VC账号的卖家,除了跟卖你的listing之外,还会肆意的利用VC账号自带的高级权限去修改你的listing,将其改为不相关类目或成人类目,直接将该listing置于死地。可以说,没被跟卖过的卖家,等于没做过亚马逊。那么既然跟卖如此猖狂且不得人心,为什么亚马逊不采取行动呢,为什么姐夫哥会眼睁睁看着这类恶劣事件层出不穷呢?
二、跟卖的原理
跟卖,其实就是一种共享界面的行为。有些卖家在想,为什么我辛辛苦苦打造的listing,跟卖就可以轻易过来进行侵占?但是这种思维是不全面的,我们在卖家后台建立了一条崭新的listing,我们上传产品、发FBA、刊登照片,等这一系列的操作完成之后,这条listing的所有权其实已经不属于我们了,它已经属于亚马逊平台所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修改listing会修改不了,要向客服申请修改的原因之一。我们所拥有的,仅仅是这个SKU的所有权,只有你上传的那几个SKU是你的,如果跟卖过来骚扰,那么亚马逊的A9算法会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选择哪个SKU会取得buybox,一般是低价的sku会优选获得BUYBOX,但是也有例外。明白了跟卖的原理,是不是对跟卖有了一点点的理解呢?别着急,且听我继续分解。
三、跟卖的好处
1、对于卖家而言
实事求是的讲,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卖家,早年都是从跟卖开始做起的,在那个野蛮生长、遍地黄金的年代,他们跟卖品牌,跟卖仿牌,甚至有些跟卖之后发空包裹过去,赚一波快钱立刻闪人。可以说那些人都早已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现在的别墅宝马都要感谢跟卖这个功能。但是对那些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店铺、打造品牌的卖家来讲,跟卖功能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跟卖对他们而言是挥之不去的梦魇。还记得当年那篇阅览量几十万的文章《一位亚马逊卖家深夜血泪控诉史:被VC这条巨蟒盯上后,我被夺食、踩踏、射杀的5个月》吗,我想任何一个卖家如果换做是文章的当事人,也只能默默忍受这种无耻甚至是屈辱的行为,因为在亚马逊的terms of service条款中,跟卖本来就是被允许的,只是这种行为是被某些中国卖家玩坏了,所以才变了质。
2、对于买家而言
跟卖对买家而言无疑是有利的,姐夫发明跟卖功能的初衷无非也是鼓励同一品牌下的各个经销商之间进行让利比赛,谁的价格低谁就赢得购物车,以此来降低亚马逊上的产品价格,来让利于消费者,增加网站的购物黏性。所以对买家来讲,跟卖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可以提升服务质量,因为有竞争才有进步,各个卖家才会争相去降低价格、提升质量。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跟卖功能可以合并类似的产品页面,让买家在搜索产品时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在淘宝购物时都有这种感觉,搜出的产品很多都是完全相同的,但是这种情形在亚马逊就相对少一点,很多的产品都在共用一个listing,从而节约了顾客的挑选时间,提升了购物的体验感。
3、对于首富jeff而言
jeff成为世界首富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这里面我想中国卖家的贡献无疑是超级巨大的,据说如果没有我们中国卖家每年天量级别的刷单贡献,jeff要想坐上首富宝座估计还要再等上几年。jeff一手设计的跟卖制度,到底有没有解药,答案是有,那就是亚马逊独家计划(Amazon Exclusives)和亚马逊透明计划(Amazon Transparency),但是这两项都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的,所以说对jeff来说,跟卖是存在有巨大利益的。
(1)亚马逊独家计划(Amazon Exclusives),是亚马逊推出的一项旨在帮助有独特选品的卖家在亚马逊上发展自己的品牌的项目,但是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关注点都放在了防止跟卖的功能上。加入亚马逊独家计划后,你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杜绝跟卖了,有人企图跟卖你时,亚马逊会提示该产品有跟卖限制,从而使潜在跟卖者无法跟卖。这个功能可不是免费的,你要多交5%的佣金,这5%保护费交到姐夫手里,他势必会保障你listing的安全。
(2)亚马逊透明计划(Amazon Transparency),是亚马逊于2015年开启的一项服务,旨在维护品牌的形象,树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心。一旦卖家的商品加入到这个计划中,这个ASIN的每一个商品都需要贴上一个唯一的二维码标签,该二维码具有独特性,买家可以通过相应的APP扫描来验证商品。这个二维码也不是免费的,一次性购买数量如果小于100万个,则需要0.05美元/个。
不过这个功能最为鸡肋的地方在于可以防止跟卖,但是对于部分VC账号的跟卖,无法进行有效遏制,这也是透明计划被卖家诟病最多的地方。
所以,站在亚马逊的立场来说,跟卖这个功能的好处是远远多于坏处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跟卖能常年不被取消的原因,虽说每年都有传言说亚马逊可能会取消跟卖功能,但是最后都被证明仅仅是传言而已。
如下图,是正常状态,什么都看不到,但看它的价格,如果有一个区间,例如“Price:$14.99-$15.99”,这就说明被跟卖了。
如果商品是单体,直接看右边。如果是变体,选择被跟卖的SKU,如下图所示,然后右侧会出现跟卖卖家的报价。用鼠标指着然后出现箭头所指,随便点一个进去都行。
当然,如果listing被抢了购物车。跟卖者的信息不会出现在右侧,而是直接显示在产品页面。
反正原理就是,找到他的卖家名字,进入他的卖家前台。
最近,在我的私密圈里,有一位新手卖家发来咨询,在她的言语之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该卖家说,自己有个新产品,刚上线2个月的时间,得益于自己前期的细致调研,这产品卖的还不错。
她自己也听从了我的建议,从一开始就在注册商标,现在商标也正在注册中。
但是,自从上周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之后,产品的销量就一落千丈了。
当然,这位“不速之客”,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跟卖。
这位卖家的想法也反映出了很多卖家对于跟卖的态度,那就是深恶痛绝。
自己辛辛苦苦推起来的listing,自己花费了大把的银子推起来的产品,却被跟卖者坐享其成,换了谁,恐怕都高兴不起来。
有些卖家对于什么是跟卖可能还不是太了解,这里我不做文字上的解释,只放一张截图你就明白了。
在这款产品的listing界面,红色的三个小方框中,都可以看到跟卖的身影。
在你的产品listing界面,只要跟卖者点击右下角的“sell on amazon”,就可以直接对你的产品进行跟卖(需要审核的产品除外)。
在跟卖点击“sell on amazon”之后,页面就会进入到下面的界面:
从上图中我们中可以看到,如果你想去跟卖一款产品,listing都不用你去编辑。
只需要输入价格、SKU、状况、配送渠道这4条信息,你的产品就会出现在对方的listing界面上。
你们之间是共享一个listing的关系,唯一的区别是你们的sku是不一样的。
你卖的是你的sku库存,他卖的是他的sku库存。
如果你的sku表现的比较出色,或者价格比较低廉,说不定过几天购物车也会被你抢走。
由于绝大部分的销量都来自于购物车项下的sku,所以基本上购物车如果被抢走,这款listing再过一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因为listing编辑权也会被抢走,就这样,辛苦推起来的listing,就成了为别人做嫁衣裳。
但是,既然跟卖是这样的“强盗”行为,那么亚马逊为什么又要允许跟卖呢?
在我的私密圈内,曾经也有一位专门做跟卖的卖家发表过不同的看法。
他说跟卖既然是亚马逊允许的政策,那么存在即是合理。
既然亚马逊都允许这么做,那么他为什么就不能这么做呢?
听起来好像也说得过去哦。
我不评判他这种说法的对错,因为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对错,只是大家的利益点不同。
我只给他分析了在亚马逊上做跟卖的前途,我最后还是劝他换种别的运营方式。
我为什么说跟卖这种方式很难持久呢?
原因有几点。
第一点,跟卖容易死店铺。
亚马逊虽然允许跟卖,但是也为跟卖设定了严格的红线。
踏过红线之外的跟卖行为,一样会受到亚马逊严厉的惩处。
比如说品牌备案的店铺和产品,你就不能去跟卖,否则别人发起一个知识产权投诉,你可能账号就危险了。
之前我们就有一个新店铺遭到过跟卖,虽然是新店铺,但是也是品牌备案的店铺。
后来通过站内信联系到了跟卖者,跟卖者是个新手,他说他还不太懂跟卖的逻辑,只是随便建了个跟卖链接试一下。
后来经过和气的沟通,他删除了跟卖链接,我们也取消了100多个测试购买订单和知识产权投诉。
第二点,能让你跟卖的产品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亚马逊,品牌化已经是基本操作了,R标+品牌备案也已经是基本配置。
所以,如果你想去做跟卖,你能跟卖的产品又有多少呢?
一般卖的好的产品,都会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样的产品你是跟卖不了的。
而那些卖的不好的产品,即便让你去跟卖,每天可能一单都出不了,这样的跟卖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点,跟卖的行为,确实受大家所不齿。
如果你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可以随便去跨境论坛发一个关于跟卖的帖子,那么下面的回复一定是这样的:
从这些卖家的回复中,你就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跟卖的态度。
所以,看了这些,你还会去做跟卖吗?
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带给你一点点收获。
全文结束
更多亚马逊干货文章:
亚马逊新手卖家如何利用站内榜单选品?
亚马逊FBA模式,卖家必须掌握的那些知识点
亚马逊新卖家不会Listing优化?看这一篇就够了
亚马逊卖家怎样开发产品供应商?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